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情民意社情民意
吹响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的“冲锋号”
发布时间:2025/2/5  浏览次数:689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吹响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的“冲锋号”


    市政协委员雷浩、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反映: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我市种业总体发展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地方种质资源流失多。在对近十年入库的种质资源进行对比调查后发现,全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小杂粮、蔬菜、果树等多个种质资源在渐渐消失,“黄鹤一去不复返”。二是良种培育基地条件差。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存在地块分散、专业人员缺乏、防灾抗灾能力差、基础设施不健全、精选加工水平低下等问题,致使“良种难良”。三是品种创新创优动力小。由于良种研发普遍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因此相关企业大多缺乏研发新品种的积极性。据了解,目前全市新品种权申请仍主要集中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上,蔬菜、杂粮等经济作物的育种创新工作基本处于“静默”状态。
    建议:
    一是加大种质资源培育
    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以小麦、大豆、芝麻、粟、糜子及特色水果、奶山羊、黑猪等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富有渭南特色、市场前景看好的保种场和繁殖基地,为进一步拉长全市农业产业链、壮大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基础。
    二是确保必要资金支持
    财政部门每年应提前预算,安排足额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保种场顺利运行,及对特色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
    三是下茬推动种业创新
    农业农村部门应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中心,通过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平台,不断推动全市种业走出一条既保护传统特色,又大胆创新改革的自强之路。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严禁基建电源“鸠占鹊巢”
[下一篇]:“潮汐车位”应大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