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位”应大胆亮相
市政协委员刘鑫、民进渭南市委员会反映:当前,我市城区汽车保有量近20万辆,停车位约2万多个。近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有了大力改进,群众表示满意。但随着年复一年城区机动车辆不断增多,停车难问题又一次摆在群众面前。尤其是老旧小区,车位设置不足小区,以及农贸市场、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夜间停车和临时办事停车更是“难上一层楼”。由于停车难导致了乱停车,从而影响到的交通秩序,影响到居民出行,影响到城市形象。
建议:
一是设置潮汐车位
全面总结前期设置潮汐车位的经验和不足,针对老旧小区、车位设置不足小区等重点区域,由公安交警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在综合研判道路状况、安全风险及周边停车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一批潮汐车位,实施车辆“晓行夜宿”(当晚 20:00-次日07:00)模式,缓解停车难问题。
二是采用“权宜之计”
在医院、农贸市场、图书馆、大型社区门口设置便民临时停车位。一方面,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前提下,在公共区域设置便民临时停车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就近若干个已规划的停车位通过限定停放时间等设置成便民临时停车位。同时,加强限时停车人工智能化管理,例如采取一位一码、停车扫码、超时语音提醒劝离等措施,解决办事三分钟,停车半小时的问题。
三是实行收罚并举
严格执行停车收费,高效利用已有车位资源。对“有位不停,投机钻营”者严管重罚,坚决制止“规定车位空荡荡,犄角旮旯满当当”的不文明停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