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16号提案的复函
孙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合阳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的提案》(第31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要求要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开展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推进合阳杂粮等5个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任务。计划在全市打造“1+4”五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即以渭南经开区为核心,富平、蒲城、大荔、临渭为重点,打造综合市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以白水为核心、合阳、澄城、富平为重点,打造苹果精深加工聚集区;以富平为核心,临渭、蒲城为重点,打造羊乳产业加工中心;以大荔为核心、临渭、华州、华阴、澄城、潼关为重点,打造黄河之滨时令果蔬加工聚集区;以合阳为核心、澄城、白水为重点,打造杂粮及生物制剂加工业聚集区。
以合阳为核心,澄城、白水为重点,建设杂粮及生物制剂加工业聚集区
我市在渭北各县因地制宜发展杂粮、中药材、油用牡丹(玫瑰)等特色产业,全市杂粮种植面积20万亩,中药材21万亩,油料24万亩。合阳是渭北旱塬发展典型县,种植谷子1万余亩,中药材2.7万亩,特色油料油用牡丹(玫瑰)3万亩。合阳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已入驻富硒杂粮、生物制造、牡丹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杂粮加工、中药材萃取、油料生物制造业等产业,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到2021年、2023年、2025年,杂粮及生物制剂加工聚集区产值分别达到250亿元、330亿元、42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杂粮及生物制剂加工企业3个以上,创建区域公用品牌1个。
重点建设内容:
1.开发杂粮深加工产品。建设富硒杂粮科技示范基地,加工绿色、保健富硒杂粮产品,打造提升知名品牌。开发方便杂粮粥。挖掘附加值,研发提取杂粮油,形成集杂粮初加工、杂粮油提炼为一体的产业链。
2.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及加工中心。建设远志、黄芩、柴胡等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监管。开展中药材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饮品等行业应用,建设皂甙提取生产线、(保健)茶叶生产线、饮片加工生产线等,配套建设中药材营销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药库等。
3.建设芳香生物制造业生产加工中心。建设油用牡丹、玫瑰等油料加工基地。立足合阳及周边的油用牡丹(玫瑰)种植,大力开发生产牡丹(玫瑰)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籽油软胶囊、牡丹纯露、牡丹花酱及以牡丹(玫瑰)提取物生产的化妆品等产品,构建油用牡丹(玫瑰)全产业链,推进生物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设立渭南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工信、商务、金融、税务、交通、林业、电力等部门联合推动的协作机制。有关县区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整合县域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在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给予倾斜。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等政策,支持加工企业申请支农资金和项目。市级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采取直接补贴、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等形式,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壮大、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品牌打造和招商引资等。强化用地、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落实,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县域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五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发挥县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为骨干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培育支持龙头企业上市挂牌。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专家库。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研发创新、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应用。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科研团队建设,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技能培训全覆盖。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媒体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加工产品、农业品牌的宣传报道;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览展销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加工业发展;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公众营养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在全市形成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热烈氛围。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9日
(联系人:李元甲 电话:0913-29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