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提案工作
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2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0/12/3  浏览次数:1120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2提案的复函


王智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进葡萄深加工企业的建议》(第16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升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要求要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以特色产业聚集区为基础,在全市打造“1+4”五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即以渭南经开区为核心,富平、蒲城、大荔、临渭为重点,打造综合市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以白水为核心、合阳、澄城、富平为重点,打造苹果精深加工聚集区;以富平为核心,临渭、蒲城为重点,打造羊乳产业加工中心;以大荔为核心、临渭、华州、华阴、澄城、潼关为重点,打造黄河之滨时令果蔬加工聚集区;以合阳为核心、澄城、白水为重点,打造杂粮及生物制剂加工业聚集区。

以经开区为核心,富平、蒲城、大荔、临渭为重点,打造市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

依托经开区区位、资源优势,高起点组建渭南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利用全市粮食、畜产品资源,打造市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区。一是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集中布局啤酒、红酒、豆浆、功能饮料等食品生产,开发自热型米饭、火锅、面食等自热食品,发展肉食品加工和乳制品加工。建设4个粮食粗加工、2个深加工车间,10条精深加工生产线。二是建设中国酵素城。打造国家级生物发酵产业基地,研发生产中药酵素、草本酵素、葡萄酵素、酵素凉茶等30余种酵素产品,培育经开酵素、慈航生命之水、乐丽欣等3个国际知名酵素品牌。建设酵素农业示范区,酵素健康城。三是建设农产品交易聚集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信息发布、交易聚集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物流中心,形成智慧物流集群。到2021年、2023年、2025年,市级农产品综合加工园产值分别达到320亿元、390亿元、49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粮食加工企业2个以上、酵素企业2个,创建区域公用品牌1个以上。


以大荔为核心,临渭、华州、华阴、澄城、潼关为重点,建设黄河之滨时令果蔬加工聚集区。

以大荔为中心,充分利用黄河文化、农产品资源优势,推进果菜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打造黄河之滨时令果蔬加工聚集区,辐射带动我市黄渭洛河沿线优质时令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严格果蔬标准化生产,新建 100 座自动化日光温室,配套培训中心,全方面发展智慧农业,打造智能型、科技型、领先型的农业科技生产基地。二是建设果蔬加工储藏中心。对果蔬产品进行多样性加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以酥脆冬枣加工为主,开发冬枣加工延伸品4种。提升鲜食水果产后整理水平。三是建设健康产业公园。依托冬枣科技园和中国枣文化博览园,建设健康社区、健康食品保健研发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有机产品农庄等冬枣健康主题公园。到2021年、2023年、2025年,时令果蔬加工聚集区产值分别达到290亿元、380亿元、47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果蔬加工企业4个以上,创建区域公用品牌1个。

近年来,我市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多次在大中城市举办渭南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交流洽谈,提升渭南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渭南市农产品加工进一步发展。学习先进农产品加工理念、经验及生产管理模式,因地制宜的复制推广应用。同时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招商力度,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落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等政策,支持加工企业申请支农资金和项目。市级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采取直接补贴、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等形式,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壮大、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品牌打造和招商引资等。强化用地、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落实,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县域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县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为骨干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培育支持龙头企业上市挂牌。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专家库。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机构、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研发创新、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应用。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科研团队建设,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技能培训全覆盖。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0109

(联系人:李元甲     电话:0913-2930329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复函
[下一篇]: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5号​提案的复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