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5号提案的复函
王智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现代果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16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果业发展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我局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果业振兴战略,以“3+X”工程为抓手,不断壮大全市果业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相比省内外其他果业强市,我市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培养平台等方面相对滞后,农业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果业方面的人才依然紧缺。针对该现象,我局始终把实施人才培育计划作为长远的举措来抓。近年来依托“渭南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性人才”工程,我局下属的市农技中心、市农科所、市果业中心等单位先后招引了多名果树学和园艺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我市果业队伍增添了新的力量,补充了新的血液。在果业科技体系建设方面,自农业农村部2007年成立以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和产业链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来,我局下属单位渭南市农科所已成为其中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成员单位之一。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合阳葡萄试验站对我市的果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酥梨试验站(陕西省果业局蒲城梨试验示范站)在蒲城县建成投用,为我市的酥梨产业又提供了新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我市果业科技体系建设正在稳中有进的发展。
二、由于我市大部分农业生产依然是以分散型个体小农经济为主,集约化田间生产太少。这样分散的农业结构不利于形成规模化果业种植和统一化操作,相应地弱化了生产效益,增大了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对此,我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提出了“建立300-500亩优质、安全、高效的果园托管示范基地”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果园累计修剪面积259.05万亩,水肥管理264.2万亩,清园289.75万亩,涂白72.7万亩,老园改造5.43万亩,苗木储备384万株,果袋储备91.8亿只,新建各类果园 3.9万亩。针对我市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滞后,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将不断优化果业结构,强化技术培训。今年下半年将全面推广以苹果矮砧集约栽培为代表的果树省力化栽培技术,同时也加快其他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栽培模式的推广。
三、我局正在开启果业工程建设新模式。2019年我们安排市果业发展中心走进淘宝直播间参加“守护原产地·陕西果(农)产品直播活动渭南专场”活动,开启领导直播带货推介渭南果品新模式。开通、运营“渭南果业”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宣传果业工作,扩大了我市果品知名度,促进了果品顺畅销售。同时我们还不断优化果业品牌工程建设。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澄城樱桃、潼关软籽石榴、富平柿饼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布局。特别是新进澄城樱桃、潼关软籽石榴和华阴甜柿子形成了规模。在此基础上着力实施农业品牌店建设项目,支持白水、富平、大荔县龙头企业在省外主销区创建和提升直营店,扩大品牌宣传促进产品销售。另外,还安排2020年市级果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果业区域公用品牌系统化建设、果业人才培训、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引进、果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果业结构,强化技术培训,释放果业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新动能。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9日
(联系人:贺纪平 电话:0913-293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