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提案工作
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59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0/12/3  浏览次数:1375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59提案的复函


王智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我市农业新业态,促进产业升级的建议》(第15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及中省市关于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的要求,我市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临渭、大荔、华阴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临渭天留村、大荔平罗村、大荔柳池村3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合阳黑池镇等19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临渭下镇、华州瓜坡镇2个特色产业小镇,为全市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成果之一。

一、依托产业特色丰富乡村旅游活动

我市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从市场供需、资源匹配、区域协调三方面精准入手,按照“劣的调少、特的调优、优的调多”的思路,突出“一县一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大荔、华阴、临渭3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建成大荔中国枣文化博览园、丰图义仓、沙苑景区、多彩渔村,华阴万亩荷塘、鸵鸟王生态园司家秋千文化园,临渭葡萄产业园、桃花源民俗文化园关中农耕博物苑;以平罗村、天留村、柳池村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平罗农业公园天留山森林公园、柳池银杏观光林等乡村旅游热点;依托特色产业建成冬枣、樱桃、软籽石榴、油用牡丹、葡萄、中药材等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特点和节假日时点,推出桃花节、槐花节、牡丹节、荷花节、柿子节、黄花菜节、采摘节、冬枣节、风筝节、龙舟赛、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实现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品年俗的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局面,使游客们享受到吃有特色美食、住有乡村酒店、游有农业景观区、玩有水果采摘园、购有特产小超市的全面体验,推动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二、发掘历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建设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全省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华县皮影等12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挖掘,突出乡村生活特点,先后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品牌。对于农耕文化的挖掘,临渭区建立了关中特色农耕文化园、大荔县打造了天下第一仓——丰图义仓;对于仓颉造字文化的挖掘,白水县先后建成国家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家卓,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南井头锦绣农家,AAA级景区尧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康惠特色农业撷采园等观光景区;对于红色文化的挖掘,围绕渭华起义纪念馆、富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渭南军事博览园、合阳县初心公园等红色基地带动高塘竹溪里、富平陶艺村、临渭葡萄产业园、合阳洽川生态园等一批休闲农业的展,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培育了“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农业+电商”等新业态,开发了一批具有休闲观光、民俗体验功能的乡土农特旅游产品,促进我市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三、建设配套设施提升休闲体验感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丰富产业类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步道、康养基地和乡村民宿。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不断优化乡村旅游环境,针对乡村休闲旅游缺乏住宿、餐饮、娱乐等商业配套设施的问题,鼓励各地大力改善乡村旅游景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基础服务设施条件,提升现有农家乐客房、餐厅等食宿设施建设水平,围绕沿黄公路休闲农业观光带打造休闲农业示范样板;依托沿黄公路百万亩设施农业区和农特产业优势打造集观光、餐饮、住宿、娱乐、垂钓、购物一体的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产业体系;使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们感受到生活的雅致与惬意,流连忘返于农家小院。截至2019年,全市已发展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共485个,年接待游客达700万余人次,初步形成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四、支持农村创业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把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业促进就业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市大荔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理事长苗宝文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他把农场建成大荔一道亮丽的集休闲、娱乐、采摘、饮食、旅游、消暑、滑沙、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建成渭南、西安等城市人的周末之家,成为我市乃至全国创业创新引领示范的领头雁。合阳县洽川葫芦雕刻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洽川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朋杰抓住葫芦雕刻技艺蕴含的商机和葫芦吉祥美好的寓意,开发制作了洽川葫芦工艺品,努力打造大作旅游观光农业,不断提升观光农业旅游的附加值,带动了家乡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此外,我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不断开拓农产品电商新模式,通过网络直播、举办论坛、线上展销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农产品电商新突破。

五、加强体系建设消除制约因素

在政策支持方面,积极推动促进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用地、财政、融资、公共服务等政策、项目和措施落地,争取临渭下镇、华州瓜坡镇2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项目,打造我市农字号品牌小镇;建设华州区瓜坡镇、合阳县黑池镇、大荔县朝邑镇、澄城县韦庄镇东白龙村、临渭区桥南镇天留村共5个一村一品“国字号”品牌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综合水平。在人才培训方面,深入开展休闲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抓好从业和管理人才培训,组织全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一村一品休闲农业云培训学习平台、全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交流活动、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理念提升培训交流活动等。在宣传营销方面,不断开拓思路,创新宣传理念和内容,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以农事节庆活动为主线,宣传我市农耕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0109

(联系人:刘亚平    电话:0913-2930326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复函
[下一篇]: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复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