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复函
民建渭南市委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规范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建议》(第10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0年以来,我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铁腕治霾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
一是加强城市环境秩序整治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以整治城市“八乱”为重点,定期组织开展出店占道经营、门前四包落实、野广告、餐厨废弃物等专项整治活动,对主城区8403个门店建立了管理档案,签订了门前四包责任书;规范瓜果便民摊点管理,在瓜果销售季节设置50余处便民摊点,规范管理,化解销售难的问题;在中心城区设置临时占道经营点位141处,可容纳1800个流动商贩,解决就业岗位3500余个;在城区设置9处设置餐饮小推车经营区,对236辆餐饮小推车经营户进行了登记备案。
二是规范停车秩序管理。我局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联合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停车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心城区停车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通告》、《关于规范城市道沿石以上机动车违法停车管理工作的通知》(渭城委发〔2020〕3号)等文件,起草了《渭南市中心城区停车秩序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正报市政府审议。同时加大了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按照“应划尽划,统一标准”的要求集中施划非机动停车位7200余处,印发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管理办法》,为治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打好了基础。8月15日开始试行环卫工人介入共享单车停放管理。
三是强化城市管理执法宣传。我局联合电视台制作了《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公益宣传片,使广大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利用中心城区46处大型电子屏播放创文公益广告宣传短视频,深入沿街门店和包联社区发放创建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利用围墙围挡设置公益广告,对城区100多个工地设置公益广告,确保公益广告占比达30%以上。
四是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力度。高标准落实“围挡、硬化、覆盖、冲洗、洒水、绿化”六个100%措施,通过“红黄绿”挂牌制度、工地档案动态管理、落实包抓责任、实行监控联网、定期督查督办、实施高限处罚、媒体定期曝光等措施,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并取得明显成效。按照“6个必须”的要求,严控渣土处置“源头、运输、倾倒”环节中的扬尘污染
五是不断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协调指导各县区尽快建成标准化的数字化城管平台。目前市级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建成九大标准子系统、十个专题应用子系统。对主城区60平方公里的城市管理部件数据进行了全面普查。普查成果分6大类85个小类共11,7850个部件。将主城区划分成98个单元网格。其中临渭区55个,高新区27个,经开区16个。开发了城管通监督终端和微信公众投诉服务平台,对接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和12345市民投诉热线。实现对城区100多个重点市容点位、122个在建工地,181辆渣土车的在线联网监控,极大提高了信息化治理水平。
六是法治建设不断深化。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2019年起草了地方性法规《渭南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并严格按照立法程序推进出台,目前《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二审通过。为科学配置我市停车资源,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改善道路交通状况,2020年6月出台了政府规章《渭南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进程,及时制定城管系统规范性文件和内部工作制度。印发了我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表》和《城乡规划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逐步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制定了《行政执法法制员制度》《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等管理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城管执法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通过印发《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文书示范文本》,统一了全市城管系统法律文书;建立城管执法网上办案系统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推进城管执法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下一步我局将会在网格管理上落实责任、在难点问题上寻求突破、在数字城管上提高效率、在部门配合上形成合力、在规范执法上塑造形象,不断提升管理效能,逐步化解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