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环境保护局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的复函
(渭环函〔2017〕287号)
民建渭南市委员会:
贵党派《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你们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坚定了我们坚持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好生态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同时,提案指出的问题,更是说明了治污降霾任务艰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和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提出具体措施。现函复如下:
一、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按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点督促全市中小学校落实停止学生课外活动或停课措施,保障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市教育局于2014年制定下发了《渭南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渭教基〔2014〕105号),并要求各县市区、学校幼儿园结合各自实际,制定雾霾天气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并抓好落实。同时要求加强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十字路口、校门口、楼梯道等关键部位的教师护导工作和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管理,为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关于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建议,据了解,个别学校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的试点。
二、加大财政投入,逐步落实利民措施
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实行社会车辆限行,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市交通局会科学安排公交营运线路,增加公交车辆运行频次,保障公众方便出行。为鼓劢大家少开车,有的地方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实行公交免费乘坐,目前此项政策我市虽未实行,但市财政在治污降霾上的投入在逐年增加,相信在不久将来,此项政策在我市也会实行。
三、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今年,我市推进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鼓励市民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运力,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45%以上,共享单车也已加入城市交通。尤其是在重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在实行社会车辆限行的同时,市交通局按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营运线路,最大限度提升公共运力,保障市民顺利出行。由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在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率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017年底,实现中心城市所有公交车、出租车等新增车辆全部使用清洁燃料。
四、我市铁腕治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工作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铁腕治霾工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专题会、城区铁腕治霾讲评会安排部署有关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铁腕治霾“1+10”行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陆治原批示“铁腕治霾工作要实而又实,真正负责,失职要问责”,市长李明远高度关注,时时询问工作进展,指示下茬抓好各项工作;按照省上铁腕治霾“1+9”专项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增加了“汽修行业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形成了我市“1+10”铁腕治霾实施方案,并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铁腕治霾工作纳入“全市作风建设年”的重点督办内容,真正将铁腕治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责任体系。一是实行工作讲评制,坚持“一周一通报、两周一讲评”,集中排名亮相,深化考核问效;目前,已召开讲评会7次。二是落实工作“三化”制,即问题清单化、责任网格化、监管平台化,将主城区建设工地细化分解至各单位管控,裸露土地由业主负责绿化,夯实县市区和部门责任;三是建立工作“两群”制,通过手机APP建立了“铁腕治霾工作预判群”和“铁腕治霾工作督办群”,结合空气污染指数变化情况,及时提出防控重点,对工作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曝光,并立即转交相关部门立即处置;四是实行部门牵头考核制,制定印发了《渭南市2017年铁腕治霾专项整治工作考核排名办法》和《渭南市2017年铁腕治霾月度整治任务和讲评重点工作安排》,由发改、工信、住建、交通、公安、环保等部门,就分别牵头的工作制定工作考核办法,每月进行工作考核打分,由铁腕治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进行通报;五是落实地方财政投入机制。在落实省上奖补资金的同时,市县财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亿元,全力推进铁腕治霾各项工作;六是对臭氧污染进行试点治理。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夏季臭氧污染减排削峰工作的通知》,要求自5月到8月底落实重点行业“错峰”生产经营、推进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强社会生活源管理等措施。
(三)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坚持“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组织开展了春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各类工业园区及火电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水泥制造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医药制造行业等涉气行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结合“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移动执法等方式进行督查,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提高监管效率,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四)开展曝光问政,鼓励社会参与。开设“铁腕治霾渭南在行动”专栏,结合“百姓问责”“在线访谈”“环境热线”等栏目,强化了媒体问政、问效监督,同时举办“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全民行动主题展览活动,设立信息发布平台,开通举报投诉热线,宣传我市治污降霾的各项举措,营造了一个“全民参与治污降霾 共同携手保卫蓝天”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治霾的良好态势。
(五)强化督查督办,提高治霾成效。成立了由市委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督查督办组,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督促县市区和部门全力以赴抓好治霾工作。共召开点评会7次,下发督查通报6期,督办单75份。出台量化考核排名办法,组织明察暗访190余次,约谈后进政府、部门12个21人,诫勉谈话2人次。
以上是对所提议案的答复,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的建议。
特此函复。
渭南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8月8日
(联系人:王耀平 电话:0913-215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