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71号提案的
复 函
(渭扶办函〔2017〕85号)
民革渭南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渭南市精准扶贫中存在问题及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问题。
精准识别是整个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我们将精准识别工作劳劳抓在手中,全面部署开展了全市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出台《数据清洗实施方案》,制定了《渭南市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分类动态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对象的标准、程序,坚持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办干部、村两委班子四支力量参与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在今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贫困村对象的核实与数据清洗工作。全市共共剔除15133户44068人,新纳入贫困户9584户29309人,返贫贫困户1616户5843人,目前全市贫困人口总数为24.68万人。经过中、省、市各级检查、核实,我市的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在98%以上,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
二、关于提升产业扶贫效果的问题。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在产业扶贫方面,我们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市场运作、因地制宜、一户一策、精准发力”的基本原则。一是开展科技培训400期7600人次,培养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安置贫困户就近或外出务工17000人。二是通过借力打力、联结带动,开展产业帮扶。各县立足实际,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市场需求等方面不断完善“党支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户经营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对接,引导贫困户进入产业链条。三是因地制宜对主导产业进行规划,整合涉农资金,实施贫困户小额信贷,建立互助基金组织,大力发展产业帮扶。全市共规划产业扶贫项目174个,产业扶贫资金达到3.5亿元,涉及现代农业园区、光伏、一村一品等多个项目,带动农户4.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万人。
三、关于脱贫攻坚规划问题。
我市现有贫困村498个、深度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总数24.68万人。一是根据脱贫目标任务,编制了“脱贫滚动计划(2017—2020)”,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逐级逐年分解,层层签订年度扶贫目标责任书。2017年我市计划脱贫6.65万人,205个贫困村退出,大荔县实现整体脱贫。二是围绕如期实现摘帽脱贫目标,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摸底归类,分析致贫原因,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生态补偿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扶贫、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精准脱贫。7月份确定了2017年计划退出的205个贫困村名单,9月份初步确定了拟退出的贫困户名单,预计脱贫8.3万人。三是对因智、因病、因残的特困户、“五保户”以及无发展潜力的对象由社保兜底,享受低保补贴。目前累计发放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资金22886.88万元。
四、关于整合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问题。
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统计2016年已脱贫及2017年即将脱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料的通知》,对全市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建立了台账管理,梳理了全市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下发《渭南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组工作方案》,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工作规划、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所担负的责任。以问题台账为抓手,采取销号制,扎实做好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我市2017年205个贫困村6.65万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争取到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4315万元,主要用于农村道路和小型农田灌溉项目建设;争取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6000万元,涉及搬迁建档立卡户5086户,20000人;争取到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资金1550万元,受益人口54259人;争取到农村电网改造项目资金2002万元;争取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灌区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奶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大型沼气工程等项目建设资金31699万元。通过整合项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解决贫困人口的出行、饮水、用电等生产生活问题。
五、关于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责任的问题。
一是出台了《脱贫攻坚“十大铁规”实施意见》,夯实了市县镇村四级党政“一把手”和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提高了脱贫攻坚在年终考核分值上的比重,对在“四率一度”工作中提前或超额完成脱贫任务的县(市、区)和部门,全市范围通报表彰,未能完成年度脱贫计划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对影响到全市整体成绩的县(市、区)给予党政主要领导诫勉谈话。二是发改、财政、审计及“两办”督查室,对扶贫工作进行督查。市委、市政府先后约谈了15个帮扶不力,工作不扎实的部门,并对相关问题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和《渭南日报》头版进行了通报。市纪检委还专题通报了29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市委、市政府还约谈了在第三季度省上组织的市级交叉中,排名靠后的5个县的主要领导。通过督查、通报、约谈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尽快见实效。
根据您的建议,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程序,确定扶贫对象。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规划,加大产业帮扶,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不断改善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解决贫困人口出行、生产生活困难。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我市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最后,感谢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渭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7年11月16日
(联系人:杨宪明,电话:2930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