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要闻 -> 政协要闻政协要闻
一场开在田间地头的提案督办会
发布时间:2023/9/11  浏览次数:990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一场开在田间地头的提案督办会

 

98日,来自市直、蒲城的11名市政协委员相聚市农科院孙镇试验站,参加市政协提案委组织的“种子提案督办会。

试验田里种植着玉米、大豆、西甜瓜、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一代代农业科学家在这里辛勤耕耘,自主选育,或者引进优选种子,先试验再示范然后推广。驻足小麦试验田,160亩土地平展展,整装待发期盼秋播。小麦的故事从1963年讲起,两代人育种人研究出两个国审、5个省审品种,然而科研经费短缺、实验设施落后、育种条件艰苦制约着研发进程。

“希望加大中省市种业项目支持力度”“能否设立育种科研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请尽快建设抗逆鉴定和品质检测试验室”“专家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急需改善”,一系列建议精准提出。围绕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328号提案《关于加大小麦种子科研投入力度建议》,来土地、养殖、卫生、服务、文化、营销等不同领域委员,从“小麦”小点,延展到“育种”大点,瞄准问题,靶向发力。

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相关领导当场表态: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秦创原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契机,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育种支持力度,整合资源,组建科研攻关团队,全力推进农作物分子育种、细胞工程、规模化繁育等技术平台建设,朝着“农业育种制种强市”目标奋力奔跑。

提案督办分为重点督办和日常督办两种形式,通过调研视察、上门走访、电话跟进等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市政协创新工作,组织三、五个委员,采取“小分队式”上门协商督办,解决了渭南城区群众吃水难、临渭区蒲家村群众行路难等问题。经过两年探索,形成《提案督办协商会工作规则》,让“微协商”“微督办”规范化开展,督办形式从委员提、部门办“单向办理模式”变为共同议、合力办“立体协商模式”,成为“政协特色”“渭南亮点”。

“《规则》试行一个多月组织了两场督办会,一场在市卫健委,一场在田间地头”。市政协提案委计划,“一年组织5-10场小型督办会”。把提案督办会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是市政协又一创新举措,面对面协商、零距离对话,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合力,气氛活跃、场面热烈。委员们一致认为,走进基层、走进一线,让督办会接地气、沾泥土,建议更具体、更精准,提案办理质量高,落地有声见实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市政协督办重点提案
[下一篇]:市政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王晓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