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赴重庆市考察学习“渝事好商量”微协商平台建设
7月13日-16日,由市政协办公室、委工委、委员工作室组成的调研组赴重庆市渝中区政协、九龙坡区政协考察学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情况。
在渝中区政协,调研组参观了大溪沟街道联络委协商厅,详细了解协商会的协商主体、组织形式、协商内容、参与群体以及协商成果意见反馈等,还观看了 “渝事好商量”首场协商会视频。渝中区政协推动“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实现标准化、多元化、功能化、艺术化,致力形成多方参与、多层联动、多元共治的基层民主协商新格局的做法典型、成效明显,达到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目的。
在九龙坡区政协,调研组首先来到“渝事好商量”协商文化长廊。协商文化长廊全长480米,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协商之门、协商之树、协商之果”三大板块,集中展示“协·商·合·和”理念。其中第一板块展示人民政协历史发展沿革;第二板呈现市政协历史发展沿革和市、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成效;第三板块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九龙坡区政协开展“基层协商助推基层治理”的成果。随后,来到了杨家坪委员工作站协商厅,杨家坪街道委员工作站严格按照“有平台、有标识、有经费;定职责、定流程、定制度”的“三定三有”原则,不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今年,建设了“渝事好商量” 杨家坪街道委员工作站协商厅,有效放大了政协在基层的履职工作格局,已逐步发展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阵地、收集社情民意的平台、开展基层协商的载体、协调矛盾纠纷的纽带。2020年以来开展基层协商13 次,有效解决了杨家坪轻轨站城市内涝以及恒大、保利小区学生读书划片集访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10 件。此外,九龙坡区政协按照“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以音乐作品为媒介,丰富协商文化传承方式”的思路,组织创作了协商文化主题曲《遇事好商量》,让协商文化更好地走进委员心里、贴进群众心底。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渝中区政协、九龙坡区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情况交流,详细询问了协商的机制、联络委人员构成、协商活动开展等情况,对“渝事好商量”化解基层矛盾、畅通与民协商渠道、丰富为民协商内容的做法表示肯定。大家纷纷表示,“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明确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新路径,是搭建政协委员履职新平台,推动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途径,对建设“渭事微协商”平台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学习考察期间,调研组还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建川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