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工作交流
抢抓高铁机遇 加快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2  浏览次数:6964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抢抓高铁机遇 加快旅游发展

 ——关于西韩城际铁路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前瞻性的调研

韩城市政协


韩城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深厚,历经黄河文明的千年冲刷,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独特的新优势。西韩城际项目的建设将填补韩城不通城际的历史空白,对于促进韩城融入周边一小时城市经济圈,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意义重大。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与拟建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贯通,线路经渭南市富平县、蒲城县、澄城县、合阳县至终点韩城市,长度175.4公里。韩城段路线起于韩合交界,沿京昆高速东侧布线,在芝川高速出口以南约2公里设韩城南站,于韩城市新城办留芳村西南侧设韩城东站,全长约21公里,总投资约55亿元。20161230日,项目工可研报告编制完成;2018720日,黄委组织召开了韩城芝川河特大桥防洪评价报告设计审查会;1024-26日,项目初步设计评审会在西安召开;20193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召开初步设计鉴修会;4月中旬,初步设计取得了铁路总公司鉴定中心的审查意见;1017日,蒲城南至韩城南段初步设计取得省发改委正式批复;11月初,省交通厅批复蒲城南至韩城南施工图。

一、西韩城际铁路项目对韩城社会经济作用分析

1、助力韩城建设区域交通中心,迅速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韩城市地域区位优势显著,是陕晋豫沿黄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是连接西北和华北的桥头堡。近年来,韩城紧紧围绕打造区域交通中心的目标,先后实施了沿黄观光路、327国道、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大桥、韩合机场、韩黄高速等一批对外大通道,并谋划了韩宜高速、韩万大桥、327国道韩城至黄龙段改扩建、S201沿黄公路龙门至芝川段改扩建等重大项目。但在铁路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境内只有侯西铁路一条普铁通道,西韩城际项目的建设不仅填补了韩城不通城际的历史空白,更是将对外客运运输方式进行了一次“提档升级”,对把韩城建成区域交通中心,打造立体交通,建设综合交通立体走廊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2、促进韩城市旅游事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韩城是黄河沿岸一颗璀璨明珠,处处是故事,遍地皆奇观,到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诞生也长眠于此,韩城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动符号,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文化活化石,梁带村是两周遗址的典型代表改写着先秦历史本源,解开“芮国千古之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普照寺是陕西元代博物馆,大禹庙见证了禹凿龙门的伟大功绩,晋陕大峡谷、黄河古龙门、水、芝水是黄河本身的生动诠释。西韩城际铁路的建成,将加速推动韩城打造畅通安全、快捷的全天候旅游通道,促进韩城融入周边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并对促进韩城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提升韩城旅游品牌影响力意义重大。同时远期还可通过韩河侯客运专线与国家高铁网连接,扩大区域性旅游辐射范围,吸引全国游客。

3、促进发展“三个经济”,推动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2017年省党代会提出把韩城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推动韩城—合阳—黄龙一体化发展和韩城—河津—万荣跨区域协同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三个经济”为切入点,明晰发展定位,优化功能布局,拓宽合作领域,加快与沿线县市一体化协同发展。西韩城际铁路的建设,可拉近主轴线各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提升韩城的品牌吸引力,将推动韩城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及黄河沿岸各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交流,促进沿线产业等扩大发展,让更多的“韩城制造”走向全国,加快把韩城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韩城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情况

韩城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单位17处;仅元代古建筑就达30多处,占全国六分之一,有陕西元代博物馆之称。韩城古城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六大古城之一;党家村民居以“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享誉海内外,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梁带村芮国遗址被列入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位居全国同级博物馆前列;古村古寨遍布城乡,有国家重点保护古村落2个,省级重点保护古村落5个;晋陕大峡谷、黄河古龙门、香山猴山、芝水水等自然景观唯美壮观。全市既有司马迁(国家文史公园)、韩城古城、党家村、梁带村芮国遗址、普照寺、大禹庙等六大精品景区,其中,司马迁、党家村、韩城古城3个景区为国家4A;又有晋公山滑雪场、灞岭生态狩猎场、猴山休闲度假区、香山红叶、清水湾温泉等一批休闲体验新业态。

近年来,我们按照“旅游产业化,产业旅游化”的思路,开辟了一条“全景韩城·全业旅游”的奋斗道路。一是旅游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全市旅游领域累计投资达到3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倍。去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535.74万人次,同比增长2.61%,旅游综合收入68.76亿元,同比增长4.2%。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十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4.3%,提前实现“十三五”游客过千万的目标预期。二是大旅游格局加速形成。“全业旅游·全景韩城”模式不断完善,“六大核心景区”4A级景区突破4个,占到核心景区数量的66%3A级景区达到12个,实现几何倍增。城市“五化”加力提速,“月季之城”形象鲜明,“宜居宜游”功能增强;新增标准化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54家;传统服务要素保障体系大幅完善,黄河明珠、格兰云天、文渊阁等标准化星级宾馆饭店达到30家,规模化旅行社32家;西庄镇、王峰村等四镇四村先后跻身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村);基本上形成了“景区旅游为核心、城市旅游为延伸、乡村旅游为拓展”的大旅游格局。三是旅游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明显。旅游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升级转型的重大突破的战略地位更加牢靠,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辐射带动,引领拉动作用日益凸显,较“十三五”规划提前三年跻身全国百强91位。

三、围绕城际铁路开通所作的工作

西韩城际铁路的开通,对于韩城旅游业的发展即是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韩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相对稳定的旅游客源市场,整个旅游产业基础良好。

1、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随着西韩城际铁路项目的大力推进,进一步推动了韩河侯客运专线项目的“落地生根”,经过我市与山西方面的共同努力,项目已取得多方支持,双方已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推动项目进展。利用韩城南站的实施,我们计划在该区域规划建设一座空铁一体化枢纽。基本实现了韩合机场航站楼与韩城南站之间旅客“零换乘”。韩城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作为铁路客站的配套设施,是以铁路站房为主体,配套设置公交枢纽、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站等城市交通设施,从而形成城市内外综合交通枢纽。

2、全业旅游化改造。按照“工业升级转型、旅游提质增效”相互贯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思路,依托“千亿”新能源工业集群,示范性打造龙钢工业旅游景区,运用历史思维与现代模式相结合的手法,向游客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传统故事,迈出了“工业+旅游”的坚定步伐,先后有44村跻身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名镇行列,改建新建特色民俗、标准化农家乐300户,二星级以上达到50户,金太阳花椒芽菜、彩妹葡萄酒、韩麻麻花椒酸奶等15大系列800多种特色旅游商品。精心设计了8条经典研学线路,建成了全省首家星级研学旅行宿营地,接待了180余所省内外学校研学团队,受众师生达到150万。

3、服务设施普惠化。坚定游客需求立场,以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文化旅游的新需要为出发点,突出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要求,实施“品质强文立旅”服务工程。全市高星级酒店达到5家,标准化接待床位突破24769张。扎实实施新三年“厕所革命”行动计划,105A级厕所投入使用,233个单位公厕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新增车位15000多个、旅游综合服务区3个。327国道北段全面通车,太史大街西延等30个旅游交通项目顺完工,内通外联、立体化网络交通体系加速形成。投放了纯电动公交152辆、共享单车500辆、皇冠网约专车200辆。完成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司马迁等44A景区与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司马迁图书馆硬件设施不断改善,获得“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称号,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抓住高铁时代的有利时机,精准产业定位,强化项目支撑,确保高铁开通后,游客“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

1、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突出“史记韩城·黄河特区”主题,制定实施《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以“全域旅游、改革先行区、5A景区创建”等三个创建为统领,通过示范创建,实现旅游发展由部门推动、行业监管向党政统筹、社会齐抓共管转变,由政府主导投入为主向政府引导、市场投入为转变。把5A景区创建作为全域旅游创建的关键突破口,争取司马迁景区通过国家5A资源评估,进入预备名单,党家村、古城5A创建全面推动。到城际铁路开通时全市国家5A级景区至少达到2个,力争实现3的突破。

2、精细管理服务。建立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等行业标准体系,健全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建立服务质量提升的鼓励激励机制,加快形成适应人民美好旅游需求的现代化服务品牌,达到全市旅游线路、旅游信息、旅游标餐在市内所有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全覆盖。下势解决景区各类服务设施未达标正常开放、停车秩序不优、旅游讲解不活、服务人员态度生冷、服务人员礼仪不规范、周边卫生环境不整洁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行业监管专业化水平不高、不会管、不会抓的问题,多措并举解决农家乐经营场所卫生差、饭菜无特色、服务不细的问题。把明察暗访、随机检查、限期整改,全面提升,铸就韩城旅游服务金字招牌。

3、创新产业融合。坚定不移走产业融合之路,支撑构建现代服务业完善要素体系。完善沿黄旅游观光路旅游标识,建成沿黄旅游路沿线7个服务区,常态运营水行船、滨河小火车等业态,形成立体化、体验化大交通体验。围绕“商、养、学、闲、情、奇”现代服务要素,降低门槛,大力引导,引进土特特色旅游纪念品覆盖所有景区、所有车站码头、所有乡村旅游景点和沿黄服务区。围绕晋公山滑雪场、清水温泉、王峰古寨等核心节点开发一批养生业态,植入文化特色,转化旅游消费。启动实施香山红叶景区开发,做足休闲体验游,加大师生优惠力度,大力发展研学游。全新推出徐村古村、柳村古寨、梁带探秘等一批独特产品,开启南连司马,中连古城、北连龙门的神奇探秘之旅。

五、意见建议

以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契机,在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

1、打造秦晋南北纵向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议依托沿黄公路这一便利的基础设施,串联周边黄河生态文化和黄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南北纵向的文化旅游带,能使游客充分体验黄河南北贯通的雄浑奔放,领略黄河中段南北穿越的文化审美。

2、打造陕豫东西横向黄河古都文化旅游带。建议由西安市牵头,联合洛阳、郑州、开封三大古都,积极构建四大黄河古都城市联动的协同机制,联手打造黄河古都文化旅游带,以“中华根,黄河魂”为古都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中华民族贯穿东西的民族文化长廊。

3、打造秦晋豫三省之交黄河文化金三角。建议依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中提出的“黄河金三角”理念,联合山西省、河南省,以集约化方式打造黄河文化展示区,集中展示黄河文化的历史文脉,协同创建黄河文化博物馆。同时,还应在渭河入黄处建设黄河文化的核心展示长廊,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展现黄河文化的生态特质。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关于城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我区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