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提案工作
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94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0/12/3  浏览次数:1245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94提案的复函


常伟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渭南农业文化遗产申遗 做好黄河文化大文章》(第394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渭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渭南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生产基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渭南耕地740多万亩,农业生产常年在全省占比领先,粮食总产占全省的20%以上,棉花总产占全省的75%以上,油料总产占全省的25%左右,水果总产占全省的35%左右,蔬菜和瓜类总产占全省的30%以上,肉蛋奶总产也在全省占有重要份额,是中国著名的苹果之乡酥梨之乡红枣之乡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花椒之乡。渭南先后建成省级产粮大县6个;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县6个;省级蔬菜生产重点监测县6个;全国奶山羊基地县3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农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狠抓改革落实,推动农业经济稳中有进,成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全市粮食稳定在200万吨左右,水果总产400多万吨,蔬菜总产450多万吨,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产值实现90多亿元,肉、蛋、奶产量达到50多万吨、20多万吨、60多万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和经营能力稳居全省前列,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自开展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工作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把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了以一村一品示范村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以渭南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旅游模式;以设施农业智能温室为看点,打造休闲观光旅游模式;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打造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以农业产区为重点,打造景观农业旅游模式;依托旅游景点,打造农家乐餐饮模式等发展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文化遗产申遗工作,我们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科技支撑

开展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发项目,重点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结构、功能、价值、濒危性与发展潜力、保护与发展途径等开展研究与示范。使全域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农业文化遗产科普教育纳入优秀农业文化遗产教材和科普读物,融入教育体系,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全方位宣传。同时掌握我市农业产业文化类别划分和区域分布情况,建议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类管理、利益共享机制,给农业文化注入新动能。

二、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保护  

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传统村落民居、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文化展示馆、历史文化展室、民俗旅游文化特色村(镇)等,传承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文化。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戏曲曲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族节庆、民族体育、民间文化,开展民族艺术之乡创建,推动民族文化建设。  

三、以农旅结合为半径,实现全域旅游

依托黄河流域区域优势和渭南农业产业,着力打造关中水乡、瓜果之乡、梦里故乡。支持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建成一批以农旅、文旅、生态旅游和康养为主打的高端服务业,培育一批集休闲观光、特色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民俗文化、特色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家庭农场。高起点建设黄河、渭河生态文明展览基地,编排大型黄河移民情景剧等,致力于打造黄河流域最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依托黄河湿地等特色生态资源,建设了一批集旅游观光、特色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小镇,实现黄河文化和生态旅游互促共融。

四、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财政投入,有序推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因为起步较晚,加上认知局限,人们往往把农业文化遗产简单理解为一般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农业,缺乏专门的资金与项目支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尽快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对已认定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给予重点支持,鼓励遗产地充分依托生态、文化与景观资源,发展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功能农业。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加快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

五、加速农业文化特色产业发展

农业文化的振兴离不开乡村经济多元化,深入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实施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培育行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创意+”、“文化+”、“养老+”等模式,着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培育更多新的富民产业。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0 109

(联系人:孟创鸽   电话:0913-2930405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88号提案的复函
[下一篇]: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97号提案的复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