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233号提案的复函
陈红艳委员:
您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带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23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农业科技和乡村振兴的关注。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力,这里的创新不仅有科技创新,还有思路创新、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们始终按照国家农业新政策方针,不断开拓思路,强化举措。
一、在科技创新项目方面。今年我们依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开展了渭南市农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完成了全市大宗作物及瓜果菜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情况调查。实施了水肥一体化、蓄水保墒、地膜减量替代、抗旱抗疫、墒情监测等关键技术的项目攻关。在今年揭晓的“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我局下属市农技中心参与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设施西瓜全程简约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两个项目分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前一项奖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我市主要参与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系统深入研究了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和关键防控技术,对确保我市夏粮生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后一项奖是农业科学研究所主持,集成了“品种优选适宜化、集约育苗健康化、定植整枝简便化、蜜蜂授粉高效化、水肥一体精准化”五项设施西瓜简约化栽培关键技术,填补、改良了设施西瓜生产中的多项技术空白,做到了设施西瓜生产全程简约化,大力促进了我市西瓜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此外,我局下属市农科所于2015年加入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陕西省各地市农科所、农业企业为成员的“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企、事业单位的相互合作与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条件、政策等方面给予涉农企业优惠,鼓励企业和我市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共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我市农业技术服务做出贡献。
二、在科技项目实施方面。十九大以来我们始终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印发了《渭南市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试验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技术组,要求各县(市、区)定时上报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周报、月报。印发了《渭南市到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测土配方与耕地提升技术,开展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项目、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项目等课题研究。推广可降解农膜应用技术,印发了《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地膜残留回收示范方案和田间试验研究。2019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专项评估,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物资源化利用情况检查的通知》,支持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美丽牧场创建活动,创建了部级示范场2个、省级6个、市级20个。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未来我们将严格按照市政府打好生态环境“四大保卫战”的要求,做好农业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
三、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随着我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我市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我们继续推进临渭下邽镇产业强镇建设,推荐富平刘集镇、大荔范家镇纳入2019年试点示范。以临渭区下邽镇为例,我们围绕葡萄产业,继续加强三贤酒庄、葡萄文化广场和物流交易中心的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厅,建成了集农耕体验、农耕文化展示、趣味游乐、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关中主题特色农耕文化园,带动下邽镇葡萄种植面积增加到8.6万亩,建成区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葡萄产业产值达12.3亿元。此外,我们还重点支持下邽牒吴村农耕文化博览园的建设,该项目以质朴秀美的居民建筑群为依托,打造集农业生态示范、农耕文化体验、特色农家餐饮于一体的关中特色型农耕文化园。从2017年5月开园至今,该园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该村旅游收入300余万元。未来我们将加强与省级业务部门对接,计划申请千亿级设施农业、商业化育种、农业产业化发展、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重大项目,为我市产村融合提供新引擎。
四、在村庄规划方面。由我局牵头,全面推进我市农村改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等各项整治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农村改厕3万余座,整治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548处。合阳县目前已成功创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县,获得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县、中国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县。此外我市13个村上榜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活动,占全省的1/5。同时我们以十镇引领百村示范千村创建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暨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涌现出了富平县刘集镇、蒲城县龙池镇等一批产业特色小镇,以及大荔县小坡村、临渭区天留村、合阳县百灵村等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
五、在农村土地改革方面。我们已经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省委主要领导在调研视察时,对合阳县、白水县国家级改革试点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合阳县金裕镇沟北村探索形成适合关中地区多数农村发展的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做为优秀改革案例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全市新增确权面积31.87万亩,完成机动地补录95万亩,土地经营权流转229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的29.6%。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人文历史,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市场化开发。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基本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将初步建成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区,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农业科技现代水平进一步提高。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9日
(联系人:贺纪平 电话:0913-293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