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提案工作
关于解决渭南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1/10  浏览次数:2952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113

关于解决渭南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民进渭南市委

随着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里机动车的数量在不断攀升,然而与之对应的作为交通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地却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使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顽疾,同时因为停车难而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逐渐增多。能否解决城区交通堵塞和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给停车场规划一个空间,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创造良好的停车环境,对于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开展,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市新城区域的停车位与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一、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临街住宅楼及商户:临街住宅楼在建设的时候没有没有统一规划停车问题,导致临街临时停车位有时全天只为一辆车服务,造成周转率过低。特别是在重点路段有些商户将公用停车位放上禁停标识,比如:*洗车店,长期占用4-5车位。

2.住宅小区闲置车位问题: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小区大部分都设有地下停车位,价格一般都在10-15万元不等。很多居民因为经济承受不起,物业又不出租,就长期将车停放在公共车位,导致资源浪费。

3、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对于老旧小区来说,公共区域本来就小,后期的车位规划严重不足、停车难问题愈加凸显,居民每天都在为“抢车位”发愁。甚至随意占道,使得本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有的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只能在每次停车的时候放一张“挪车”联系电话的纸条放在挡风玻璃前,以便可以再“碍事”的时候随时联系上。

二、针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此建议:

1.加大小区停车库和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度。新建小区要对停车位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为新建小区设计不同的停车位配备比,保障新建住宅停车位的数量基本满足住户需求;鼓励民间投资,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和开办公共停车场,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建设智能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

2.住建部门在规划小区住宅的时候要规划停车位,科学安排居民集中区区域停车场建设。执法局平时要规范管理,对于肆意占位或者毁坏停车位的应该严厉处罚。城建物业公司协调各小区物业,对于空闲车位可以进行出租“盘活存量”,节约了资源缓解了道路两边的停车压力。

3.加大小区停车库和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力度。新建小区要对停车位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为新建小区设计不同的停车位配备比,保障新建住宅停车位的数量基本满足住户需求;鼓励民间投资,鼓励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和开办公共停车场,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建设智能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

4.在小区附近建立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占地面积,车辆的承载辆比一般的路面停车位可以多很多,而且会相对更安全一些。虽然政府近两年建设了在很多停车场,但是目前我所见到的都是路面停车场,立体停车场非常少见,也许是因为立体停车场投资高收益少,让商家觉得无利可图,但如果将它转变为政府行为不但可以减轻停车压力,也是对老百姓的福利措施。

5.提高现有车位使用效率。一是对已经建成而未充分利用的停车场(包括小区地下车库),相关部门要督促其以合理的价格面向社会开放出租其停车位;二是放大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公共资源,鼓励企事业单位在满足本单位需要的前提下,将空置场地向社会开放,相关单位的停车场地在单位职工下班以后,附近居民的车可有偿停入,在单位上班之前离开。

6.科学规划设计停车位。充分利用空地,既要保障有停车位,又不减少单位绿地,比如地面停车位可建成四个点位栽四棵树,三边栽上灌木丛,地面铺镂空的地砖,可种植小草,这样既增加了车位,又保障了绿化

另外提倡公共交通和骑车出行也是可以缓解停车的一个方面,我们的路面公共交通由于私家车的增加也变的拥堵和缓慢。解决“停车难”不能只是局限有增加更多的停车场,关键还是要看人们是否能更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汽车,真正做到“绿色出行。

 

 


对市五届政协四次会议第113

提案的复函

 

民进渭南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关于解决渭南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十分感谢贵委对渭南城市规划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贵委对城区停车位供需矛盾问题分析的十分透彻,建议也很中肯,经我们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停车场建设。一是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渭南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7-2020)》,规划144处公共停车场点位,提供约12810个路外停车位,按照建设时序将有条件的停车场建设列入城建计划,来增加城市停车位数量。通常,停车场(库)的服务半径为150米。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在有条件的地段可建设立体停车库。二是按标准配建停车位。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应严格执行建筑停车配建标准,并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验收、使用。三是优化停车场设计方案。停车场的规划设计方案,在消防、交通组织等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设置更多的停车位。鼓励停车场采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为解决住宅停车问题,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0%,并100%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地面停车位规划应尽量采用绿化停车位,提升停车环境。

二、加强停车位管理。一是加强对停车位的监管。规划确定的公共停车场用地,严禁擅自改变用途。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对沿街长期占用、违停的车辆及时处理,维护良好的停车秩序,积极倡导市民文明停车。二是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周边停车等情况,要对已设置的道路停车泊位实行动态管理。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前提下,对停车数量较大的住宅区、商业区可设置夜间时段性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三是开放闲置车位。对小区内配套的闲置车位,鼓励采用出售、租赁等形式向业主开放,提高车位的利用率。鼓励单位将空闲车位对外共享,共同改善区域停车问题。

三、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一是实行停车收费。按照停车区域、路内路外、时段情况,实行差异化的停车收费标准,通过市场价格杠杆手段来调节公共停车位的周转率,合理引导市民出行方式。二是提倡绿色出行。倡导市民采用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健康的方式出行,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三是加快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改造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增加自行车廊道、公共停车点等措施,保持慢行系统畅通,营造良好的慢行体验。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在我市发展立体停车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