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实干、创新打一场漂亮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部门联村干部包户扶贫工作的意见》精神,市政协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工作组,派驻了包联帮扶村“第一书记”。着力对临渭区阳郭镇三官庙村重点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三联三包”等扶贫工作展开重点实施,成效显著。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市政协先后协调各类扶贫资金262.79万元,实地调研92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4人脱贫。
“一对一帮扶”精彩纷呈
在工作开展中,市政协率先展开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三官庙村地处缺水地段,水源稀缺,临渭区曾3次大规模兴建水利,均因为水源枯竭等原因而遗憾放弃。2015年7月,工作组驻扎该村深入调研,并与市、区水务局及水利专家缜密勘察,细致论证,决意解决该村人畜饮水问题。这是一项举步维艰的工程,地域结构极为复杂,施工需绕山跨梁,工作组和施工单位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经过三个月努力,投资78万元,将一口出水量3立方米/小时水井建成并架设管道引进农户,这汪“幸福水”润泽百姓600余人。村民们在震撼之余更有说不尽的激动:“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市政协领导们!”
自然条件差决定了这里留守儿童居多的现实。三官庙小学有10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占80%,为了让这些“特殊”孩子们健康成长,该市政协投资16万元为该校建起图书馆,购买价值3.19万元的图书6500余册,添置十兆速电脑8台,大大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便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交流。小学生们喜形于色地对记者说:“想爸爸妈妈时,可以通过电脑视频和爸爸妈妈说话,晚上睡觉也安心了!”
2016年,市政协再次为该校增添价值19392万元的图书1000余册,添置5600元的文体用品。此外,投入资金60万元,为该村硬化2.1公里道路;投资21万元,安装了路灯;投资6.6万元,购置垃圾桶,建设垃圾填埋点。
“三联三包”情真意浓
三官庙村是市政协机关的包联村,也是市政协主席刘新兴的包联村。刘新兴对帮扶户关怀备至,隔三岔五去帮扶户家中小坐,嘘寒问暖。去年10月间,他还为两户各送去5500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为韩育乾家添置了沙发,给房间地面铺了地砖。面对记者的采访,帮扶户雷争武80岁的老父亲动情地说:“刘主席是我们的恩人,更是我们的亲人!”
市政协副主席贺韧,为包联的白水县史家山村贫困户指导苹果冬管技术,为该村安装净水设施、协调资金硬化道路,申请专项帮扶资金15万元。副主席杨炳拓申请帮扶资金10万元,慰问品5万元,为他所包联的澄城县洛城村购置垃圾清运车两辆及数个垃圾箱。副主席杨森明包联华阴市孟塬镇司家村司喜芹、司忙锁两家,他帮助司喜芹申请低保,动员其女儿、女婿回村发展,在他的悉心帮扶下,该户已脱贫;为拾荒为生的司忙锁解决了孙子户口问题,使孩子上学无忧。副主席刘巧莲不辞辛劳,多次往返于省交通厅与渭南市之间,为包联的蒲城县兴镇寨子村协调1.6公里硬化道路项目资金48万元。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她还带上米面油和时令糕点等上门慰问,送上暖心的祝福。三官庙村村民张长学患严重的关节股骨头坏死症,因凑不齐8万元治疗费一筹莫展,工作组包户干部宋明芳得知后,不辞辛劳多方奔波联系医院,并送去新衣裤。去年10月26日上午,张长学在渭南市骨科医院完成免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如今身体恢复良好,活动自如;今年,宋明芳又协调资金2000元、自己拿出1000元帮助该户发展养殖业,使其摆脱贫困。包联帮扶的机关干部有的帮贫困户推销鸡蛋、有的帮忙卖核桃、有的为其联系工作、有的拿出400元至1000元不等捐赠帮扶户。一时间,这种爱心热潮在市政协帮扶工作开展中蔚然成风。
“精准帮扶”硕果盈枝
市政协帮扶工作组注重带动贫困户因地制宜、扩大生产,使其从根本上彻底脱贫致富。他们注重帮助帮扶对象发展果树种植,千方百计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给帮扶对象送去米面油等物资,为他们举办培训班,教会帮扶户实用技术,提供项目贷款的惠民信息,从而大大增加精准扶贫的精细度。去年,早实核桃产业已发展种植1864亩,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亩以上;下一步争取整村推进项目,发展樱桃、石榴种植园区建设;促进土鸡、养牛、养羊等养殖业的发展。市政协主席刘新兴还安排工作组为贫困户韩育乾做山楂树栽植培训,为雷争武做养牛培训,解决了其贷款还息的协调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市政协开展扶贫工作还以抓“四扶”即扶贫、扶智、扶技、扶志为重点,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此举,使得扶贫对象在得到物资扶贫的基础上,增加造血功能,建立自强自立本领,跨上脱贫致富道路。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枝头。市政协“一对一帮扶”“三联三包”“精准帮扶”等做法已成为扶贫工作的经验浓缩,充分彰显“精准”二字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愿市政协在“攻坚拔寨”冲刺期、追赶超越关键期再创扶贫佳绩。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市政协先后协调各类扶贫资金262.79万元,实地调研92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4人脱贫。
“一对一帮扶”精彩纷呈
在工作开展中,市政协率先展开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三官庙村地处缺水地段,水源稀缺,临渭区曾3次大规模兴建水利,均因为水源枯竭等原因而遗憾放弃。2015年7月,工作组驻扎该村深入调研,并与市、区水务局及水利专家缜密勘察,细致论证,决意解决该村人畜饮水问题。这是一项举步维艰的工程,地域结构极为复杂,施工需绕山跨梁,工作组和施工单位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经过三个月努力,投资78万元,将一口出水量3立方米/小时水井建成并架设管道引进农户,这汪“幸福水”润泽百姓600余人。村民们在震撼之余更有说不尽的激动:“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市政协领导们!”
自然条件差决定了这里留守儿童居多的现实。三官庙小学有10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占80%,为了让这些“特殊”孩子们健康成长,该市政协投资16万元为该校建起图书馆,购买价值3.19万元的图书6500余册,添置十兆速电脑8台,大大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便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交流。小学生们喜形于色地对记者说:“想爸爸妈妈时,可以通过电脑视频和爸爸妈妈说话,晚上睡觉也安心了!”
2016年,市政协再次为该校增添价值19392万元的图书1000余册,添置5600元的文体用品。此外,投入资金60万元,为该村硬化2.1公里道路;投资21万元,安装了路灯;投资6.6万元,购置垃圾桶,建设垃圾填埋点。
“三联三包”情真意浓
三官庙村是市政协机关的包联村,也是市政协主席刘新兴的包联村。刘新兴对帮扶户关怀备至,隔三岔五去帮扶户家中小坐,嘘寒问暖。去年10月间,他还为两户各送去5500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为韩育乾家添置了沙发,给房间地面铺了地砖。面对记者的采访,帮扶户雷争武80岁的老父亲动情地说:“刘主席是我们的恩人,更是我们的亲人!”
市政协副主席贺韧,为包联的白水县史家山村贫困户指导苹果冬管技术,为该村安装净水设施、协调资金硬化道路,申请专项帮扶资金15万元。副主席杨炳拓申请帮扶资金10万元,慰问品5万元,为他所包联的澄城县洛城村购置垃圾清运车两辆及数个垃圾箱。副主席杨森明包联华阴市孟塬镇司家村司喜芹、司忙锁两家,他帮助司喜芹申请低保,动员其女儿、女婿回村发展,在他的悉心帮扶下,该户已脱贫;为拾荒为生的司忙锁解决了孙子户口问题,使孩子上学无忧。副主席刘巧莲不辞辛劳,多次往返于省交通厅与渭南市之间,为包联的蒲城县兴镇寨子村协调1.6公里硬化道路项目资金48万元。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她还带上米面油和时令糕点等上门慰问,送上暖心的祝福。三官庙村村民张长学患严重的关节股骨头坏死症,因凑不齐8万元治疗费一筹莫展,工作组包户干部宋明芳得知后,不辞辛劳多方奔波联系医院,并送去新衣裤。去年10月26日上午,张长学在渭南市骨科医院完成免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如今身体恢复良好,活动自如;今年,宋明芳又协调资金2000元、自己拿出1000元帮助该户发展养殖业,使其摆脱贫困。包联帮扶的机关干部有的帮贫困户推销鸡蛋、有的帮忙卖核桃、有的为其联系工作、有的拿出400元至1000元不等捐赠帮扶户。一时间,这种爱心热潮在市政协帮扶工作开展中蔚然成风。
“精准帮扶”硕果盈枝
市政协帮扶工作组注重带动贫困户因地制宜、扩大生产,使其从根本上彻底脱贫致富。他们注重帮助帮扶对象发展果树种植,千方百计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给帮扶对象送去米面油等物资,为他们举办培训班,教会帮扶户实用技术,提供项目贷款的惠民信息,从而大大增加精准扶贫的精细度。去年,早实核桃产业已发展种植1864亩,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亩以上;下一步争取整村推进项目,发展樱桃、石榴种植园区建设;促进土鸡、养牛、养羊等养殖业的发展。市政协主席刘新兴还安排工作组为贫困户韩育乾做山楂树栽植培训,为雷争武做养牛培训,解决了其贷款还息的协调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市政协开展扶贫工作还以抓“四扶”即扶贫、扶智、扶技、扶志为重点,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此举,使得扶贫对象在得到物资扶贫的基础上,增加造血功能,建立自强自立本领,跨上脱贫致富道路。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枝头。市政协“一对一帮扶”“三联三包”“精准帮扶”等做法已成为扶贫工作的经验浓缩,充分彰显“精准”二字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愿市政协在“攻坚拔寨”冲刺期、追赶超越关键期再创扶贫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