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爱心助残进行时
吴逸群到了,姜永红、赵卫红到了……5月15日上午9时45分,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九三学社、医疗卫生界、医药卫生界、教育科技界等市直政协委员工作室的部分委员走进渭南创伤手足外科医院。他们相约,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共同开展助残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与温暖。
10时整,委员们手提营养品走进病区,看望那些因意外而受伤的患者。“5月18日,是全国助残日。我们来看看你们,希望你们积极治疗,早日康复。”“端午节快到了,提前祝你们端午安康。”委员们的到来,让患者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感谢的话语不绝于口,整个病区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这些患者中,有的是被电剪子剪断了指头,有的是被电锯锯断了手臂,他们在这里得到及时救治,不仅接上了断指、断肢,还恢复了功能。来自蒲城的老贾,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因开三轮车发生翻车事故,压断了左脚踝。经过住院手术治疗,他的脚已恢复得差不多了。老贾一边展示着自己已经能够活动的脚趾头,一边感激地说:“如果没有医院的治疗,我可能永远都无法正常行走了。”
10时40分,委员们来到会议室进行座谈。在听取了医院院长陈锋关于医院发展、救治案例、医患故事的讲述后,委员们纷纷感叹:“小医院,大作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委员们被医院创造的2个世界首例、6个全国首例、7个西北首例的病例所折服,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称赞:“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座谈会上,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医院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刘小成、雷靖委员建议,医院采用多渠道和多种方式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可以每年集中组织一次采风活动,利用全媒体多平台进行宣传;在人群聚集地讲述患者康复经典案例,开展公益性义诊活动;走进乡村、走进基层,推进医联体进程,让更多群众知晓医院,少走弯路。
患者伤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心灵。高小云、王敏委员认为,身体的伤害不仅影响伤患的身体健康,更会影响伤患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以及未来发展,甚至对整个家庭造成深远的影响。她们表示,可以提供公益性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伤患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如何促进医院发展、让更多患者得到专业治疗?长期从事医疗工作的姜永红、赵卫红委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院长陈锋作为陕西省保健学会手外科与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渭南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应该充分发挥显微外科专业的作用,召开专业性学术会议,并注重专家推介,让“渭南创伤手足外科医院”这个品牌走进百姓生活,深入百姓心中。
只有让科学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才能让中国制造战胜外国制造。九三学社的韦菲萍建议:医院应主动和相关材料制造商合作,从科技创新、科技研发角度出发,申请项目专利,研制高品质、高质量的显微外科手术缝线等医疗产品;走专精特新路线,打造独具特色的民营医院品牌,形成“IP效应”,不断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座谈会上,市政协副主席王志斌对渭南创伤手足外科医院在创伤手足外科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陈锋不仅是市政协五届优秀委员,更是一位优秀的创伤手足外科医生和一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他带领医院团队创造出多个令人瞩目的医疗成果。“手足情深,打造让渭南人自豪的特色专科医院”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追求和期许。期待渭南创伤手足外科医院能够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进取,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渭南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