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提案工作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号和第36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
发布时间:2025/3/3  浏览次数:289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关于市政协次会议11号和第365

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

 

市政协提案委:

民革渭南市委和市政协委员葛永胜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对我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围绕乡村人才振兴,我部立足职能职责,统筹人才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积极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是以提能为目标,锻造干部队伍。2020“两委”换届实现年龄降、学历升、带富领富人数升、年轻干部人数升、党员占比人数升,带富领富人员占到了88.7%大力推行澄城县“四乡人才”、大荔县“113”乡村振兴人才工程等做法,全市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120名。组建乡村振兴“红色助力团”,建立县级分11个,成立头雁、产业、培训、营销等功能小组46个,吸收682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农技员、到村任职选调生入团,把各方人才资源力量整合成了“一股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是以政策为先导,鼓励人才流动。落实《渭南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吸引、培养、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一线贡献才智。印发《渭南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招才引智、定向培养、援助服务、平台建设四大行动,确保乡村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工程,提出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养措施和具体目标,到2025年培养以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乡村人才3万名以上。出台《渭南市助农专家服务团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农业、电商等专家服务团选拔程序、工作职责,加强对各专家团的考核和管理。

是以引育为路径,补充人才缺口。在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特殊人才招聘中向涉农专业倾斜,为乡村汇集一批优秀人才。组织举办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会、返乡务工人员走进企业等系列活动,引导鼓励在外创业人员、在外务工人员、在外求学人员等重点返乡人群创业就业。统筹实施村级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乡村教师等人才专项培养,提升基层人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是以平台为载体,发挥人才作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创业创新园区、涉农专家工作站等各类平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引才聚才平台,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围绕乡村人才振兴,统筹市级优秀人才资源,遴选组建了农业、电商等6个助农专家服务团,通过“基层单位点单、市级部门下单、专家人才接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其中,农业专家服务团的林水分团、畜牧分团、果业分团先后赴基层开展花椒春季科学管理技术、奶山羊春季饲养管理和常见病防控技术等培训会,解决一线难题。

服务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组织实施渭南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023遴选第三批市“特支计划”农业人才14名,给予68万元经费,支持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在申报推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省区域特支计划等中省人才项目时,注重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倾斜。不断加大乡村人才典型选树力度,提升乡村人才荣誉感和获得感,营造尊重人才、用好人才、集聚人才振兴乡村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案中点出的问题都很精准,对我们的工作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借鉴你们的建议,我们将在压实工作责任和强化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持续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智力和人才保障

一是拧紧“责”的链条。在建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26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定中共渭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成员单位主要职责》,不断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促进人才工作同分工、同部署、同推进,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比重,通过考核倒逼“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压实责任,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是加大“引”的力度。持续推广学习澄城县“四乡人才”做法,吸引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并在其中大力发展党员。试点实施“头雁孵化计划”“人才回引”工程,年底适时寄送一封倡议书、召开一次座谈会、组织一次上门走访。建立“1+1”导师帮带机制,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专人帮带为下次换届储备一批成熟的村级后备干部。结合中省对驻村力量优化评估的指导意见,抓好力量优化,确保第一书记选的优、派的准、用的实。聚焦乡村振兴产业链需要,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三是强化“育”的措施。持续发挥好涉农专家工作站作用,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工程(引进一批专家人才、培养一批乡土人才、转化一批科研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人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统筹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分领域、分层次实施村级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电商人才等9类人才专项培养提升计划,培养一批“土”专家。农业部门围绕产业发展开设教学班,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技员商务部门通过企业培训+座谈交流”“人才培训+现场体验等方式,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电商专题培训,再发展一批农村能人。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内容,分层分级对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开展全覆盖轮训

四是优化“留”的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及时兑现各类人才政策待遇,协调解决人才工作上存在的问题。统筹各类资源,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涉农高层次人才在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休闲旅游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按照中省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村干部补贴稳步增长机制,持续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用政策留人、用待遇留人。

五是搭建“用”的平台。继续发挥好科技、农业、教育、医疗、法律、商务6专家服务团作用,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省市县三级医疗资源联动帮扶”等活动。坚持红色助力团“五个一”工作机制,每月轮换一次小组召集人每月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每月召开一次学习例会每季度开展一轮晾晒评比每年组织一次工作述职,持续发挥扶农助农作用。

此复。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关于对渭南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76号提案的复函
[下一篇]:政协渭南市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 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