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8号
提案的复函
民建渭南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法治入校园,加强法治教育的建议》(第11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历来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近年来,渭南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列入全市“八五”普法重点实施内容,明确提出将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对象,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深入推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着力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下一步,我单位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法治入校园,加强校园法治教育:
一、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在持续开展秋季“开学第一课 法律进校园”活动基础上,以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将法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积极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院、纪念馆、博物馆等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法治研学游”“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提升法律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充分利用校园升国旗仪式、主题党团日、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校园设施及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努力提升青少年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将“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以广大师生法治需求为导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点普法宣传内容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力争5年内对所有法治副校长、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1次轮训,切实提高法治教师的知识和授课技能,打造一只既有专业法律知识又懂青少年教育的队伍,为校园法治工作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三、强化家庭法治教育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更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将法治观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鼓励有良好家风家训的家庭进行宣传,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与法治建设同步进行。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宪法以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将法治宣传教育延伸到家庭,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和培训,促进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构建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促进普法效果最大化。
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持之以恒抓牢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注重模式创新、内容创新和载体创新,提升工作措施和效果,加强与政法部门、教育部门、团委、妇联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加强统筹力度,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