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聚焦做好省十八运会筹备
加快23个涉赛场馆提升改造和全民健身中心
主体建设监督性视察的报告
渭南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按照市政协2024年协商计划安排,5月上旬,市政协副主席王志斌带队,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市九三学社和部分委员,先后到合阳县、华阴市、临渭区等地,就“聚焦做好省十八运会筹备、加快23个涉赛场馆提升改造和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设工作”开展了监督性视察。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我市涉赛场馆改造建设和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设工作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涉赛场馆建设推进顺利
(一)组织筹备有力有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筹备组织省十八运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分阶段、按年度由市筹委会牵头组织实施。市考核办把筹备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负面清单”。去年以来,市筹委会办公室印发《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新建提升改造场馆建设实施方案》,市委樊维斌书记批示,市政府陈晓勇市长部署,市筹委会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工作机制,召开会议29次,下发文件、事项单据40余件,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市体育局等18个市级部门、11个县(市、区)、3个住渭院校认真落实《实施方案》,讲政治,顾大局,各负其责,密切联系,坚持标准,创新工作,有力推动涉赛场馆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
(二)涉赛场馆建设目标清晰。本届省运会将于2026年在我市4区9县进行。根据赛事需要,需新建、提升改造场馆26个,其中新建3个,改造提升23个。所有涉赛场馆将于2025年12月底前竣工验收,2026年2月底完成体育工艺验收,3月进入测试赛。
(三)科学设置比赛场馆布局。结合全市体育场馆运行情况和专家意见,省运会开闭幕式拟定在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省十八运28个大项,分青少年组、高校组和群众组进行。华阴市承担群众组和省直机关组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牵总,联合陕铁院及渭职院共同承担大学生组项目;市本级及各县(市、区)承担青少年组项目。
(四)涉赛场馆建设推进顺利。渭南市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为新建项目,总投资为4.17亿元,将建设综合训练馆和田径场,目前综合训练馆已开工,年底前完成。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5月底前启动招标工作。其他23个涉赛场馆已完成提升改造方案,待项目确定后,与省运会各竞赛项目管理中心和体育工艺专家组对改造方案进行审定,确保建成即满足省运会标准。
二、存在问题
虽然省十八运会涉赛场馆提升改造和新建项目进展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建项目建设速度慢于预期。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规划调整,目前正在进行变更。卤阳湖赛区项目由于选址涉及湿地保护,目前正在对接调整中。项目变更、手续报批、投资调整等相关工作需要加快进度。
(二)改造提升项目总体方案尚未出台。全市涉赛场馆提升改造方案还处在专家评审阶段,总体方案尚未确定。具体是:渭南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的可行性报告正在修改完善,其他涉赛场馆在照明、电力、消防、通讯、安保、排水等方面以及改扩建方面的具体改造方案还未敲定,2025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压力很大。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新建场馆建设资金从发行政府专项债券变更为政府一般债券,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相对滞后,资金投入远跟不上项目建设需要。同时,一些县(市、区)、高校因自身经济原因,承担改造提升建设任务的资金缺口较大。
(四)涉赛部门单位之间联系沟通不够顺畅。由于涉赛场馆建设涉及部门、单位多,手续繁杂,相互之间沟通、协同还不很及时,一些在建项目主体责任人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增强加快建设涉赛场馆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涉赛26个场馆在2025年底竣工是省十八运筹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各项赛事筹备工作按期到位、确保省十八运顺利召开的核心和关键。涉赛场馆建设牵头单位、承建单位、配合单位要讲政治、顾大局,各司其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各专项工作组、各相关部门要互通信息、认真对接、通力合作,考评考核单位要主动出击,加强平时督查,用好“三项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互相促进的工作合力,确保涉赛场馆建设按期圆满竣工。
(二)全力加快场馆建设速度。现在距离场馆竣工时间仅剩18个月,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要尽快出台涉赛场馆改造提升总体方案,对新建项目计划的调整,要打破常规,急事快办,尽快确定设计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要按照“一馆一策”的要求,倒排工期,明确场馆建设责任主体和负责人,夯实建设责任。市筹委会要以“筹”为主,对市级新建项目要在立项、土地、环评、资金、环境保障等方面加强调度,同时深入一线,指导有关县(市、区)、相关高校加快建设进度,及时协调处理困难问题,环保、交通、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为涉赛场馆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
(三)加大资金调度,确保项目建设需要。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发行政府一般性债券,大力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按照涉赛场馆新建、改造方案,做好资金预算、筹措和拨付,确保涉赛场馆建设顺利、有序开展。同时要紧盯场馆项目、政府采购、招标等关键环节,全程跟进监督,确保阳光建馆,打造廉洁省运。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树立大体育发展格局,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组织举办赛事活动,逐步建立起“体育+”发展模式,带动旅游、文化等其他产业“水涨船高”。 建立起以政府主导、市场运营为主的宣传推广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市、县共迎省十八运会的浓厚氛围,让赛事经济为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重视解决几个问题。水上运动项目建设问题。该项目是3个新建项目之一,目前因卤阳湖湿地保护原因暂停;市体育中心西门道路改造问题。因20余户拆迁工作未开始,该段路尚未动工;规划安全的疏导线路。渭清公园、足球场(足球赛副场)、全民健身中心、体校投掷训练场、体育中心、体校相对比较集中,又处于渭清路、四马路、三马路交会处附近,建议建设运动员专用通道,为大型赛事活动、训练、场馆赛后运营快速疏散人员以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