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视察调研视察
关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5/1/21  浏览次数:431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关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渭南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按照市政协2024年工作安排,612日—13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在听取市发改委关于全市重点项目通报的基础上,华州区东涧峪水库工程、韩城市龙钢公司机械化综合一次料场项目、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煤矸石绿色无害化综合处置示范线项目、富平县民机科研试飞基地项目、圣唐乳业二期、县医院建设项目、渭南高新区陕煤启辰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中创·高科云谷项目、热等静压西部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瑞联原料药项目、中粮粮谷渭南新建90万吨/年小麦12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并召开会议进行座谈讨论,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参加视察的政协委员们在看、听、问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发言,一致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大势,科学决策,以落实“工业倍增”计划为抓手,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营商环境和作风能力不断得到优化提升,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成效显著。尤其是在今年初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会之后,全市上下讲担当,求实效,精准精细抓落实,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明显增强,高质量项目建设进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走在了全省前列。具体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项目多。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418个,总投资19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23个,年度计划投资261亿元;续建项目195个,年度计划投资349亿元。这些项目涵盖新兴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社会民生、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年计划投资3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达54个。

二是措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渭南市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实施方案》,在市发改委设立了全市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暨营商营商环境工作突破年工作专班,印发了《工作机制》和《高质量项目推进成效考核评价办法》。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用于前期经费,在多领域开展项目策划。坚持重点项目“一调度、两协调、两督导”,持续优化“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帮办”模式,经常化开展“三督八看”活动,促进高质量项目入库。

三是效果好。截止5月底,41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42%223个新建项目开工171个,开工率近77%37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完成投资率近40%。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开工率70.5%15月份全市入库项目193个,总投资264亿元,平均月新入库投资66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增速高于全省15.1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二。

委员们认为,在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势下,我市项目建设取得如此成效,实属不易。此次视察的四个县(市、区)能够聚焦产业支撑、项目落地,注重民生兜底、基础先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展现出了“你追我赶、奋斗拼搏”的精气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委员们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等薄弱环节提出四方面建议:

一是进一步创新措施,提高审批效率。由市行政审批部门牵头,针对需求不足、预期转弱的不利影响,以审批服务信息化为方向,强化线上审批平台建设,加大“少见面”“不见面”审批力度,持续推进项目审批由“面对面”向“屏对屏”“键对键”转变。对确需多部门审批的项目,继续简化并联审批手续,能同步办理的不分步办理,能一天办结的不拖到第二天,建立更加便捷的审批流程。

二是进一步加强谋划,增加项目内容。在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分领域分行业举办“项目策划谋划培训”活动,特别是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超长期国债等政策逐县(市区)进行政策解读和研讨,在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中再谋划一批新项目,争取纳入中省计划盘子。建立健全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围绕15条重点产业链,以大视野、大格局谋划项目。完善扶持政策,激发民间投资,对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纳入重点项目用地清单和行政审批服务清单。

三是进一步强化服务,做好要素保障。由市政府金融部门牵头,发改委配合,以重点项目管理平台为依托,搭建银企沟通桥梁,促进银企信息共享,以便及时、精准地开展融资服务。每两个月开展一次银企会商对接活动,为项目与资金“面对面”交流提供平台。及时梳理项目融资需求,列出“清单”供金融机构审贷参考,并跟踪服务,提高融资成功率。服务好民间领域投资项目,抓好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贷款贴息政策落实。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根据项目建设需求,统筹用地指标,把用地指标向真正需要的企业和项目倾斜。同时对全市企业闲置的土地进行治理,盘活利用,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效率。

四是进一步完善机制,抓好落实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完善领导包抓、联络员跟进服务机制。由包抓领导把相关部门召集起来,成立项目服务小分队,组建项目服务微信群,以便及时解决项目审批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对项目涉及的水电、消防、通讯、员工食宿等配套要及早考虑,尽早解决。同时由市政府督查部门牵头,逐项目督查督办,跟踪问效,严防项目建设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杜绝项目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关于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 关于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