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三”体系 架好“连心桥”
—白水县政协推进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常态化长效化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白水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新思想领航政协事业新发展,把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列为年度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建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平台,搭好为民服务舞台,扎实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三个坚持” 强化顶层设计
坚持加强引领。聚焦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协业务工作“两项主业”,白水县政协成立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和推动专班,将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由专委会负责提升为县政协党组直接统筹推进,建立了县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定期研究部署机制,完善了界别召集人制度和委员培训制度,推动政协领导力量下沉、委员资源力量下沉和专委会工作重心下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成功举办白水各界“喜迎党的二十大 同心向党书华章”系列活动,出版发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书画作品集》。
坚持统筹推进。积极搭建“四梁八柱”,研究制定了《政协白水县第十届委员会主席会成员联系常委 常委联系委员 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政协白水县第十届委员会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方案》,明确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涉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志愿公益等社会活动,帮助界别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持续强化推进落实。制定出台《关于开展“走、访、讲、帮、促”行动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实施方案》,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协委员为主体,以县政协各界别、委员工作室、政协镇(办)联络组等为平台,构建工作体系、组织开展活动、强化协调联动、注重结果运用,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考核奖惩。强化激励约束,对委员履职情况勤检查、多提醒、严奖惩,加强日常管理和督导,每名委员每年至少提交一件高质量提案、反映一条有价值社情民意信息、参加一次视察调研活动、参加一次爱心公益活动、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纳入委员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审定实施《委员履职管理办法》,重点评价界别活动开展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围绕界别年度开展活动的活跃度、委员和群众参加活动的参与度两项指标,着重从开展界别协商、民主监督、提交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推动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整体活跃、富有成效。今年白水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对13名优秀提案者、6个优秀委员工作室、5个优秀民主监督小组、10个提案承办先进单位和3个先进镇办联络组进行了表彰激励。
建强“三个平台” 强化活动开展
建强专门委员会。以抓实专门委员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从新老政协委员中抽调35名同志,充实到5个专委会之中,积极搭建1名专委会主任+1名专委会副主任+7名专职委员“1+1+7”组织架构,有效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各专门委员会主动作为,创办“白水记忆”专栏,开设“白水文史”抖音号,组织开展了“方山槐花香”文史创作、“跃进渠和两大水库工程”专题讲座、“走!促烘白水苹果去”系列活动;组织委员开展科技、医疗、法律“三下乡”活动17次,义诊1400人次、法律咨询260人次、果树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2100人次,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政协力量。
建强委员工作室。制定了《政协白水县委员会加强委员工作室建设管理的实施办法》,十届白水政协履职以来共筹措资金10余万元,对9个“界别委员工作室”、6个“委员领办工作室”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同时,在委员工作室建设中创新设立指导员和党小组负责人,创新设立网上委员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各专门委员会包抓委员工作室,明确工作职责、考核奖惩和组织保障等内容,有力推动委员工作室规范运转。在疫情防控战场上,新的社会阶层委员主动请缨、日夜值守、消毒消杀,医疗卫生界委员工作室向群众免费发放退烧药物、医疗器具;农业界委员工作室和骆二党委员工作室走上街头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向群众免费发放安全头盔2300余个;骆二党委员工作室联合工会界、民族宗教界委员工作室连年开展“暖心助考行动”,向高考、中考学生发放文具包、防暑药物、饮用水,并为学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等等。十届政协履职一年多来,委员工作室共开展活动67次,服务群众20700人次,搭起了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建强乡镇联络组。在全县七镇一办设立8个工作联络组,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副组长由1名政协委员担任,成员由镇域内政协委员组成,有效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作用,切实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白水县政协委员联络组共有下沉委员24人,2022年以来,联络组积极参与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委员联系群众作用,有力推动一批信访积案的化解;高华、田雷友、张明珍等联络组成员,带头发展“白水苹果”首位产业,实行规模种植,并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代销,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联络组召集委员们围绕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信访稳定等开展视察调研9次,提交提案37件,社情民意信息9篇,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件。
突出“三个注重” 强化委员主体
注重举办活动。坚持以上率下,开展遍访委员活动。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了16个界别157名委员,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走基层、访群众成为常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走在前列,其中《关于整合黄帝陵与仓颉庙文化资源 共同打造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建议》等11件社情民意信息,被省市和相关部门采纳。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举办“品读时代经典·书香浸润政协”读书分享29期。成立白水县各界爱心济困协会,扎实开展“各界助学 爱心圆梦”捐资助学、常态资助“水滴筹”平台求助患者等活动。
注重示范带动。制定了《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将联系服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吴培华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组建县心连心爱心公益协会、白水县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搭建公益平台,弘扬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张明珍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成立县电商协会,直播助销农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骆二党委员联系行业界别委员成立县易顺学车联合经营有限公司,加强行业自律,强化驾培服务,提高群众学车效率;张会武委员立足自身电动车行业,创新服务方式,在各乡镇设置代销服务点,电动车在全县无论何时何地出现损坏情况得以第一时间实现修理,切实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王军峰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建成白水苹果官方旗舰店和电商直播基地,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县域特色农产品走出白水、走向全国提供平台。
注重协商议事。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助力改善民生。聚焦美丽白水建设、苹果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把牢粮食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等,组织委员深度调研,靶向问诊,形成专题报告。组织委员围绕义务教育、养老服务、生育保障等重点,开展集体专项视察,现场了解情况,切身感受变化,提出真知灼见。邀请界别群众参与“双走进”活动23次,开展微协商11次,提出协商意见建议59条,助推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建言献策成效明显提升,展现了政协担当、彰显了委员风采。(作者:白水县政协主席 杨进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