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交流工作交流
十二届政协所解决的三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5/3/18  浏览次数:4784 次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渭南市委员会-渭南市政协-政协渭南市委员会、渭南政协

 

 

十二届政协所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直想写这么一篇文章,苦于没有时间。今天了却这桩心愿,也算是为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加加油、鼓鼓劲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是从20133月份开始履职的。201533日,召开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总结全国政协这两年来的工作,窃以为,有“三个转变”特别值得一提。

  一、由“散”到“聚”

  过去,政协工作多多少少是有点“散”的。特别体现在专委会调研上,提案、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教科文卫体、社会和法制、民族和宗教、港澳台侨、外事、文史和学习九个专委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对口而言几乎涵盖国务院各部委全部工作领域,所开展的调研可谓无所不包,但九个专委会各自为政,沟通与统筹不足,兼之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个人阅历、兴趣、关注问题对调研选题有较大影响(政协每个专委会都有十几个副主任),看似无所不包,实则薄厚不均、轻重失衡,有的选题反复重叠,有的问题无人问津。与专委会调研并驾齐驱的是全国政协办公厅组织的委员视察,从选题、组织到成果报送又是一个炉灶,履职内容又一层分散。与调研视察等经常性工作一字并肩的是政协所举行的会议,如政协大会、常委会、主席会议等,会议与调研视察这一层面也存在衔接不紧密、关联度不高的现象。全国政协办公厅每年都会很认真努力地协调会议与经常性工作、视察与调研、各专委会调研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政协组织本身的广泛包容性,部级领导同志的数量之众、威望之高,调研视察活动的规模之巨、组织之复杂,以及时间节点、程序交织等技术性问题,协调效果虽有但并不理想,可动其皮毛而难撼其筋骨。

十二届政协的一大贡献,亦可谓创举,就是用年度政治协商计划来统领全年工作。这一年度政治协商计划,我们口头称之为“1420”,但在正式行文时一般不这样表述。“1”就是一年一度的政协全会;“4”是指2次议政性常委会议和2次专题协商会,“20”则是指每年约2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年度政治协商计划是按照中央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全国政协党组工作要点等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并经中央有关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以此政治协商计划为龙头,大部分调研、视察项目便围绕中心工作而展开,主要时间、力量便围绕中心工作而调配,办公厅统筹协调机制也更加完善,全国政协整体工作融为有机一体,所产出的履职成果也因此更加饱满、丰厚,所提意见建议更具价值。

2014年,全国政协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举行专题协商会,围绕“化解产能过剩”、“南水北调中线资源地水质保护”等举办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办公厅、各专门委员会围绕上述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视察、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年度政治计划统领会议、活动,统领调研、视察,有效促使政协工作由“散”而“聚”,政协工作进一步聚焦、聚光,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由“躁”到“静”

一段时间以来,政协工作多多少少是有点“躁”的。这种“躁”主要是源于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对政协地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焦虑。尽管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重要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社会主义民主重要形式的性质是明确的,但在政治体制运行中,由党委到人大到政府的决策和施政机制是明确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则有一定随意性。政协工作,有一种游离于决策环节之外的感觉,也因此而被外界误解为自拉自唱。为了突破这种地位上的尴尬,各级政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了各种探索和尝试,大体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拓展,力图在咨政、智库等方面开疆拓土,另一种是纵向挤入,力争在决策环节中取得实质性地位。同时,坚持不懈地推进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的法律化,特别是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在宪法中的充分表述。这一系列努力的正面作用是不应否定的,但也的确使得“政协人”予人以躁动的观感。

俞正声主席主持十二届政协伊始,就明确提出“政协不是权力机关”、“政协是协商平台,而不是协商主体”等观点,清晰无误地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作了理论上的厘清,使得争论已久的一些问题尘埃落定。不要小看这两个基本的观点。政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协商平台,本身不具有与党委、人大、政府以及各部委开展协商的主体地位,政协作为一个组织的作用就是组织协商并反映集体协商意见,而不是与政府去协商。乍一看,好像定位为协商平台比定位为协商主体要退了一步,实际上,定位为协商平台比定位为协商主体更让人放心,不仅澄清了政协委员和工作者的疑惑,而且打消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疑虑——你是平台,我就更愿意来参与,且可以更轻松地参与,你若是主体,我就有所顾虑了。事实上正是如此,十二届政协以来,全国人大开始将一些制定过程中的法律草案拿到政协来协商了(2014年政协围绕《安全生产法》修订进行了协商),国务院及各部委也更加主动、踊跃地参与政协会议了。这就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刚刚结束的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俞正声主席再次强调,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构,而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与理论上的冷静相匹配,人民政协的工作实践也开始转向以“做实”、“夯实”为主要特色。什么意思?就是把现有的制度实现好,现有的职能发挥好,现有的履职形式运用好,通过实实在在的作用来提升政协的形象和地位,而不是渴求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尊重,渴求在文本上的更多表述。这是一种更好也更优雅的态度。当然,将来人民政协有没有可能在宪法中得到更充分的表述?我以为是水到渠成。什么是水?就是做实、夯实现有工作。

  三、由“空”到“实”

  过去,政协的功绩是辉煌的,但与党政部门相比,还是有一点点“空”的。这种“空”并不是说没有内容,而是说一眼望去,比较大而化之。我们的会议主题、调研视察选题等大多是大处着眼、大处着手,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也比较“高大上”、操作性不强。

  十二届全国政协以来,令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所瞩目的一项创新,就是双周协商座谈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受建国之初全国政协之双周座谈会启发而建立,但从本质上而言是一次完整的创新。建国之初的双周座谈会是以学习为主,也即主观世界的改造;今天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则是以协商议政为主,是要推动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有的看起来很微观,但实际上牵涉面很广,比如2014年有一场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主题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废弃物”,看似村委会也可召开这样的会议,但正因如此,所以极具普遍性价值。

以往,政协调研视察特别强调“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所以,当201310月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首次启动时,我心里是有一点疑虑的,以为如此具体地议政建言是否远离了政协调研工作的“三性”原则。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已经看出,坚持“小切口、大问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不仅没有远离“三性”原则,反倒是更好地切合了“三性”要求。中国的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从一个小节点一提留,就会顺势牵出和推动解决一大堆相关问题。比如说信访工作,你只要分析一个具体案例,就能看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他主题亦然。迄今,全国政协已经举办双周协商座谈会25次,解决的问题都很实在,“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等重要而又认识不尽一致的问题,经过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讨论,都大大增进了共识,推动了久拖不决问题的解决,有的还直接推动出台了政策法规,如工伤维权问题。

2015年,双周协商座谈会还将继续开展,敬请期待。待有暇时,我亦想撰写一篇文章《双周协商会的魅力》,也敬请诸君期待。

 

作者: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  宿正伯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民间融资亟待规范——关于我县民间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不错,这就是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