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第223号提案的复函
李成民委员:
您在市五届政协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文旅建设政策扶持的提案》(第223号)已收悉,市政府已交我局办理。经我局调查研究,现就涉及我局职能内容,答复如下:
今年7月9日,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渭南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渭文旅发〔2020〕79号),明确了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规划、业态、产品、市场主体、营销、消费“六大融合”,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IP品牌,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搭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平台等9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设立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推进资源整合、布局优化、产业融合,设立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互动体验性强、综合带动力大、市场前景良好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开发管理。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
成功经验与模式,并予以重点扶持和示范推广,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域联动、服务全域配套、环境全域提升、市场全面拓展、成果全民共享。
二是提高财政激励水平。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项目优先纳入财政补助范围,进一步提升财务保障水平,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督查,规范使用,提高效益;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给予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规划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投资开发和建设运营环境,扶持文化旅游项目快速健康发展。最后,再次衷心的感谢您对渭南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三是做优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平台机制。统筹规划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合作,通过“旅游引进来”实现“文化走出去”,做优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平台机制,推进渭南文化旅游国际传播力建设。支持和组织文化旅游企业参与重要国际展会、论坛及活动,开展重点合作项目征集及境内外推介对接活动,培育外向型文化旅游企业和文化旅游新业态,构建交流合作新模式。利用好“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议”“中国入境旅游枢纽”机制,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多渠道、立体化营销宣传扩大“登华山、揽黄河、赏民俗、趣渭南”标识性文化和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四是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业态融合。
按照全区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产业融合、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拓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空间,整合市内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创意”“文化+旅游+科技”“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促进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引领转型升级、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文化特色鲜明、互动体验感强、综合带动力大、文旅体验内容丰富、市场前景好、消费者好评度高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新业态,将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贯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过程。
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