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大实惠
——华州政协调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
“雨后的丹参郁郁葱葱,紫色小花分外妖娆……”,这是7月15日华州区政协主席王强国带领调研组,在域内的高塘镇胡磊村丹参种植区看到的场景。
此次调研,华州区政协拓展协商范围,选择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组织,有“科技含量高的渭华现代农业产业园、走在前列的瓜坡镇三资管理中心、功能健全的朝阳社区、新兴的新民社区皮革工厂”,委员们饶有兴趣的走进社区惠民超市、村史馆、电商展销馆等地,驻足停留,详实了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我区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中,完成全区135个村(社区)清产核资、成员身份认定和股权设置等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华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卫涛座谈时,向委员们汇报工作。
本届以来,华州区政协始终坚持为民履职的最大初心,连年在确定协商计划时将农业农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议题。精选界别委员深入乡村社区,奉献沾满泥土芬芳的调研报告或社情民意信息。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以区委文件形式印发,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被渭南市政协评为优秀社情民意信息。“我们要切实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极端认识,不断完善规范各项长效机制,探索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培育引领发展的能人,让我们的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产业更兴旺。”华州区政协主席王强国座谈发言。(华州政协 时伟锋)